骆清铭,男,1966年1月出生湖北蕲春人,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影像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主任 。海南大学校长,海南省科协主席,教育部高校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主任。曾当选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iambe)、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美国光学学会(optica)和中国光学学会(cos) fellow。
骆清铭于1986年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毕业;
1993年 从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7年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7年 创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
1999年至2007年 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
2000年 担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 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2007年至2012年 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07年 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2011年 受聘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2018年 被任命为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副书记;
2019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20年4月 受海南自贸港优秀人才表彰大会表彰 。
2020年11月 任海南省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院名誉院长。
骆清铭一直从事信息光电子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的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人物经历
1966年1月 骆清铭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
1982年至1986年 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至1993年 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和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3年至1999年 在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7年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做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7年2月 创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
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 兼任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
1999年1月至2007年9月 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
2000年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月,担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1月 当选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委员。
2007年3月 担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常务副主任;8月,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
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 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11年5月 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同年受聘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活体蛋白质功能的光学分子成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
2012年 当选国际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
2015年7月 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
2017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组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骆清铭担任中心主任 。
2018年9月15日 被任命为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副书记 。同年10月9日,被免去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常委、委员职务 。
2019年11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20年4月2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对骆清铭同志予以表彰,给予一次性人才补贴300万元奖励,及相关待遇保障 ;同年4月28日,受海南自贸港优秀人才表彰大会表彰 。
主要成就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骆清铭长期致力于生物医学光子学和生物影像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他率领团队发明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icro-optical sectioning tomography)系列技术成为“全脑定位系统”(brain-wide positioning system)的重要手段,开创了脑空间信息学(brainsmatics)学科,创建了“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小鼠全脑高分辨三维图谱”,并“首次展示了小鼠全脑中单个轴突的远程追踪”。
骆清铭院士在光学分子成像、激光散斑成像(lsi)及其与光学本征信号成像(isi)的结合、荧光扩散光学层析成像(fdot)与微型ct结合的双模态小动物成像、以及近红外(nir)光学功能成像等方面也做出了创新性贡献。以第一完成人,其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1年)。